欢迎访问界首律师赵新志律师服务网!

我国法律对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呢?

  我国法律对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呢?

  诉讼或者仲裁时效是权利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解决争议,保护其权益而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行使权利,尽快解决当事人间的纠纷。

  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当应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几类特殊的争议,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般应当按照《民法总则》的有关规定处理,即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民法通则》第136条第1项又规定: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为1年。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其他法律规定了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

  《合同法》将买卖合同中的归责原则确定为无过错责任,即只要产品有瑕疵,作为出卖人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因此没有必要再将这类诉讼的诉讼时效确定为1年。这在继续承认瑕疵担保责任的国家也有相应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合同类型,其诉讼时效还是有变化的。

  界首律师提醒:建议大家在查询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是否适用特殊的诉讼时效规定,以免给自己的权利带来损害。

上一篇:界首律师提醒:买卖合同,这几点事项要注意!
下一篇:投保前牢记这几点,可最大限度避免保险合同纠纷!